心润花开香满苑 德培果硕誉盈门
文章字数:1,645

□本报记者 周强
近年来,在国家积极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的大背景下,保定市凭借自身的地理、人文和体育基础,大力发展冬季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保定市冬季项目涵盖了短道速滑、速度滑冰、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冰壶等多个领域,通过体教融合和深入拓展俱乐部等多方合作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
在项目设置上,保定市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轮滑项目在训运动员66人。其中,短道速滑项目作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重点项目之一,与保定市猎隼冰雪轮滑俱乐部合作共建,采用“1+3+N”培养模式,为项目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单板滑雪、高山滑雪项目与保定市云翔滑雪俱乐部合作,在训运动员50人;冰壶项目与博野县教体局合作,在训运动员27人;跳台滑雪项目在涞源县跳台滑雪基地进行训练,在训人数20余人,全部在省队集训。此外,保定市其余冬季项目运动员都以跨项选材输送为主,2024年跨项选材输送集训人员达50余人。
在场地设施上,保定市建有轮滑场一片,体能训练馆一座,使用雄安新区容东滑冰馆开展训练,雪上项目在涞源七山滑雪场开展训练,为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能满足陆地训练、专项训练所需的训练条件。
在资金投入上,保定市尽力保障冬季项目训练经费的投入。各级给类赛事全项参加。能够保障冰上、雪上训练的时长。并组织队伍赴四川、黑龙江等地进行外训。筹措资金更新训练装备,确保训练工作正常开展。
保定市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在多所学校开展冬季项目课程和训练。如保定市天鹅小学,体育课还开设了轮滑速滑、越野滑雪等社团活动。在四、五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轮滑课,并在一年级开设轮滑特色班。学校与体校、俱乐部合作,每年向市轮滑滑冰队输送优秀队员20人以上。依托市内的专业体育训练机构和优秀教练资源,还有跨项选材对有潜力的运动员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建立了从基础训练到专业提升的完整培养体系,涵盖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等多个项目。同时,积极与省队、国家队对接,为优秀运动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涵盖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高山滑雪、冰球、花样滑冰等多个项目。展现了保定市在冬季项目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
保定在冰雪运动项目上的持续深耕,带来了丰硕的收获:保定输送的运动员李千华,入选国家队,2022年获得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第九名、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冰球季军;刘一波,2025年获得哈尔冰亚洲冬季运动会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第五名。此外,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上还有多名由保定培养输送的冬季项目运动员参赛。在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保定输送运动员取得了2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的好成绩。在2022—2023赛季全国比赛中,刘一波获全国单板滑雪U型场地锦标赛女子组个人项目金牌;沈靖怡获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赛2枚个人项目金牌、1枚混合团体金牌;于圣哲获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赛混合团体金牌;2024-2025赛季全国青少年速度滑冰锦标赛,李禹豪晨获得男子甲组5000米冠军、10000米铜牌、团体追逐铜牌,邱秀莹获得女子团体追逐赛冠军,覃昱豪、孟泽琨获得男子A组5000米接力冠军,田珉硕获得男子1000米冠军。
接下来,保定市将致力于构建科学完善的培养体系,加强冬季运动人才储备。通过跨项目选材等多元化手段,发掘具有潜力的运动苗子,并将其精准输送至专业训练梯队。全力以赴培养高水平的后备人才,为冰雪运动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冬季项目训练设施,提升训练条件与质量,为运动员打造更加优越的训练环境。进一步完善体教融合机制,扩大冬季项目在校园的普及范围,丰富课程种类并延长训练时间;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体育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先进的训练理念与方法,全面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此外,保定市还将积极申办各类国内及国际高水平的冬季体育赛事,以提升保定市在冬季项目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通过赛事的成功举办,吸引更多优秀运动员参与,促进体育交流与学习。保定市冬季项目将持续努力,推动冬季项目实现稳步、健康的成长,为我国及我省冬季体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