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流举措 优化观赛体验
文章字数:2,784

□本报记者 宋云杰
春意盎然的四月,河北省各地体育赛事如火如荼展开,赛事经济成为推动地方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活力的新引擎。张家口、唐山、邯郸三市立足本地特色,通过创新引流举措、优化观赛体验、拓展“赛事+”场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张家口:多维创新打造赛事经济新标杆
张家口市以赛事经济为引擎,锚定目标强布局、创新场景聚人气、跨界融合拓生态,通过“梯度化目标考核体系”夯实发展根基,以“沉浸式赛事+文旅体验”激活消费动能,用“户外运动廊道+体商联动”构建全域体旅商生态圈,不断书写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精准施策强考核,目标导向夯实发展根基。张家口市以科学规划引领赛事经济,构建起“四级梯度分解+分类精准定标+考核刚性约束”的目标管理体系。2025年观众引流目标分层落实到各个县区,形成50万、30万、10万、5万人次的梯度布局;针对国际顶级赛事、明星赛事、地方特色赛事等六大类别,差异化设置5000至2万人的观赛目标,并将完成情况纳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考核体系,实现任务到区、责任到人。
场景再造聚人气,立体引流释放乘数效应。通过“赛事+文旅+科技”场景创新,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矩阵。4月实施“一月四维”引流策略:高端赛事配套冬奥村住玩套餐、文旅特惠产品,实现4100人次转化;城市联赛创新改造20个街边球场,啦啦操赛事运用灯光舞台变身市民广场文化地标,线下引流3000人、线上触达3万人次;马术耐力赛串联洋河景区形成“观赛+旅游”动线,吸引2100名京津冀游客;户外赛事构建“精英见面会+体育集市+文旅推介”融合场景,塑造体旅商联动样板。
跨界融合育生态,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着力构建“一带三链”产业新格局:规划悦行冬奥路、洋河流域、G109高速三大主题运动廊道,串联骑行、马术、徒步等多类户外业态;首创“观赛积分体系”激发持续参与,非节假日现金瓜分、节假日家电抽奖等机制带动日均观赛量提升;创新“赛事+体彩”场景营销,通过公益问答、即开彩赠送实现品牌曝光度提升,有效激发了群众现场观赛兴趣,培育出体育消费新增长极。
目前,张家口市已形成“目标牵引—场景赋能—生态增值”的赛事经济闭环,4月单月实现直接引流超万人,带动住宿、餐饮等关联消费突破千万元,为后冬奥时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创新范本。
唐山:多元融合激发赛事经济新活力
唐山市以“赛事+”融合战略为支点,聚焦目标精准拆解、流量多维聚合、场景跨界重构三大维度,创新打造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本。通过“市县联动+季度倍增”机制织密责任网络,以“四团”“三效”工程激活消费乘数效应,借“空间再造+传播破圈”战略重塑体旅商融合生态,以系统性改革思维推动赛事经济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四月份79场赛事带动消费破千万的实践,标志着该市创新打造“赛事+”多领域融合消费场景新模式全面起势。
梯度分解强落实,目标管理织密责任网。唐山市锚定“200万保底、300万冲刺”年度观赛总目标,建立“市县联动+季度倍增”推进机制,通过《观众引流计划》将任务分解至各个县区,形成“季度赛事倍增、半年冲刺120万”的进阶式发展格局。第二季度赛事数量较一季度增长100%达367场,构建起市级重点赛事引领、县区特色赛事支撑的立体化赛事矩阵。
“四团”“三效”聚流量,精准引流激活消费链。创新打造“四团”引流工程,通过“明星效应+代际传播+服务增值”三维发力:依托武大靖等奥运冠军代言形成粉丝集聚效应,重点赛事观众提升40%;首创“1+N”代际引流模式,以青少年赛事带动3000家庭参与“观赛+研学”;构建“参赛—观赛—旅游—消费”闭环,为965名外地选手配套景区门票、特色餐饮等八大类消费套餐,实现“一人参赛、全家消费”的乘数效应。
多维场景创生态,跨界融合塑造新范式。实施“空间再造+传播破圈”双轮驱动战略:横向拓展办赛空间至南湖景区、商业综合体等多处城市地标,构建“体育+文旅+商业”融合场景;纵向打通传播链路,通过央视平台实现手球联赛与城市形象同频展示,创新“赛事直播+城市推介”融媒体模式;前瞻布局政策创新,会同文化旅游、商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起草《唐山市关于加强赛事活动观众引流实施方案》,计划5月份出台实施,为赛事经济注入制度性保障。
唐山赛事经济的蓬勃发展,展现了体育与城市多元融合的无限可能。从明星引流到亲子互动,从空间创新到制度保障,唐山市正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赛事经济发展之路,为城市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
邯郸:文化赋能构建赛事经济新高地
邯郸市以赛事经济为支点,创新构建“分级施策强布局、靶向服务聚人气、文旅商体创生态”三维驱动模式。通过“全域联动”压实责任链,以“四团”“五维”精准激活消费动能,借“五个一”工程重塑城市品牌,邯郸正以破圈融合之势打造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一季度通过206场活动实现观众引流48万人次,目标完成度超预期。
分级施策强布局,全域联动压实责任链。邯郸市锚定全年150万观众引流目标,构建“主城区引领+县域特色互补”的分级推进体系。主城区依托地标性赛事(如在邯郸大剧院举办马术赛、赵马·邯郸城市马拉松)及商业中心联动,规划引流60万人次;县域深挖武安马拉松、永年太极赛、涉县山地运动等“一地一品”特色,分别制定引流计划,形成全域覆盖的赛事矩阵。
“四团”“五维”聚人气,靶向服务激活消费链。创新推出“‘四团’引流+五个一”靶向服务体系:以“家长专属区+亲子互动”吸引家长积极观赛;以“亲友助威墙+观赛券裂变”提升参赛选手社交传播力;以“同学优惠票+校园联动”培育年轻观赛群体;以“粉丝应援区+明星互动”点燃赛事热度。同步实施“五个一”惠民举措(一图览美食、一码通全城、一卡游景区、一街购特产、一道溯历史),实现观赛与消费闭环,带动餐饮、住宿、文旅消费同步增长。
文旅商体创生态,多维融合塑造新范式。打造“空间破界+文化赋能”融合生态:横向拓展办赛场景至邯郸大剧院、美乐城等城市地标,首创“马术+剧院”跨界模式,快速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影响力和美誉度;纵向深化“赛事+文旅”链条,借“赵国文化大道”串联广府古城、娲皇宫等景点,融入无人机秀、太极展演等沉浸式体验。政策创新方面,统筹170万元升级场馆设施,推出“八有”“四团”“三进”标准化服务细则,为赛事经济注入长效动能。
邯郸市以赛事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以惠民为根本的发展实践,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赛事经济“邯郸样板”,彰显出历史文化名城在新时代的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书写出精彩篇章。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春天,张家口、唐山、邯郸三市以赛事为媒,通过赛事场景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融合,体育精神与文化底蕴的相得益彰,专业赛事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成功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接下来,河北各地将继续深化赛事经济创新实践,让人们在体育盛宴中共享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