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建设拓宽全民健身空间
新版《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强制性国标正式实施
文章字数:896
  本报讯 9月1日,新版《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 强 制 性 国家标准(GB19272-2024)开始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以下简称“装备中心”)牵头组织修订,历时四年半完成,是我国室外健身器材安全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旨在守牢室外健身器材安全底线,引导行业供给侧结构优化,顺应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与行业发展需求。
  为更好服务于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路径”工程,装备中心于2003年发布了第一版《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GB19272-2003),首次为全民健身路径产品设立了统一的安全技术规范,结束了此前无标可依的局面,奠定了行业发展基础。此后,为满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和室外健身器材行业需要,装备中心进一步推动了标准的修订工作,于2011年发布了第二版标准(GB19272-2011),大幅提升了安全、耐用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显著增强了器材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此次于2024年新发布的《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GB19272-2024)是对本标准的第二次修订。
  新标准在2011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明确了器材设计、生产、安装、维护及使用全链条的安全技术要求,内容涵盖总体要求、材料、结构设计、功能部件、环保、场地安装、安全警示、管理与维护以及适老化和适儿化等多个方面。与2011版相比,新标准新增总体要求、绿色环保和可回收材料要求、平躺圆柱型空间尺寸、适老化、适儿化、载荷计算方法等11项内容;删除命名、包装等5项内容;更改材料性能、有害物质限量检验方法等19项内容。同时,标准明确不适用于游乐设施,进一步聚焦健身器材安全。
  此外,新标准突出三大特点:一是突出通用性,仅规定通用结构和共性要求,不限制实现方式,为行业创新留出空间;二是强调功能性,细化锻炼功能设计,避免非常规受力,保障科学健身;三是加强老幼关爱,新增“适老化”“适儿化”专项条款,为老年人和儿童健身提供技术保障。新标准的实施,一方面将筑牢安全底线,预防健身伤害,提升公共健身设施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引导企业优化产品设计、强化工艺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体育用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新标准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室外健身器材安全管理迈入新阶段,也将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文/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