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体育+”融合发展 积极构建消费新生态
文章字数:2,458

2025年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暨“一带一路”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比赛为期两天,以“1+5+N”模式为核心,推动体育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累计吸引游客(包括亲友团、助威团等)超10万人次,带动旅游娱乐消费约2100万元,实现了体育竞技、 文旅融合与经济拉动的多赢局面。
7月20日,2025年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暨“一带一路”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揽月湾景区圆满收官。本次赛事设专业组、业余组两大组别。其中,2025年曹妃甸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系列赛作为第十五届全运会资格赛的最后一站,吸引了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的131名专业运动员参加。比赛为期两天,以“1+5+N”模式为核心,推动体育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累计吸引游客(包括亲友团、助威团等)超10万人次,带动旅游娱乐消费约2100万元,实现了体育竞技、文旅融合与经济拉动的多赢局面。
竞技赛场,全运资格赛捷报频传
本次赛事的专业组比赛(第十五届全运会资格赛)设男子个人、女子个人、混合接力3个全运会项目及U系列比赛。在7月19日(第一天)的比赛中,我省和中国公安体育协会联合培养的运动员李明旭、黄安琪表现尤为亮眼。其中,黄安琪一路领先摘得女子优秀组个人项目冠军;李明旭在男子优秀组个人项目中收获银牌。另外,河北小将张凯鑫、黄铄词还分别夺得U19组男、女个人项目冠军;牛义赏、王欣雨分别夺得U17、U15女子组个人项目金牌,展现出河北铁人三项梯队建设的成果。
专业组混合接力比赛在7月20日(第二天)举行。比赛中,各队默契配合,争分夺秒,结果河北铁人三项队收获优秀组亚军,辽宁铁人三项队以1小时31分11秒的成绩夺得冠军;U15组的比赛同样精彩,年轻选手们表现抢眼,结果黑龙江北体大U15联队以52分44秒的成绩斩获冠军;衡中河北铁人三项U19队的青年才俊们以1小时36分11秒的成绩勇夺U19组桂冠。经济效应,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动能
本次比赛赛道设计充分融合曹妃甸海滨资源,1.5公里游泳、40公里自行车和10公里跑步的路线串联揽月湾碧海金沙与城市景观,选手在挑战极限的同时享受“自然与竞技交融”的独特体验。
赛事期间,主办方推出“1+5+N”系列活动,通过赛事促进体文旅深度融合,设置非遗文创市集、皮影戏表演等文化板块,沙滩排球、足球趣味挑战赛等体育板块,以及包括特色美食、特色产品、精品旅游线路和商业洽谈等在内的商业板块、旅游板块和经贸板块等5大板块,采取文旅融合、商业消费场景开发、文旅消费优惠、本地商户优惠、赛道文化加油站、全民助威计划、招商引流等举措,积极打造“体育+”的多元消费场景,将赛事举办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
开赛当日接待铁三爱好者及游客近5万人次,创7月份旅游接待量新高;曹妃甸新城及周边酒店、民宿爆满,平均入住率达98.5%;带动旅游娱乐消费额约1000万元,餐饮夜市消费额较往日翻两番。第二天,“一带一路”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开赛,吸引来自21个省(直辖市)的业余爱好者700余人参赛,同时带入赛区亲友团、助威团约800人,揽月湾景区接待铁三爱好者及游客近5.1万人次,带动旅游娱乐消费额约1100万元。打造精品,“体育+”赋能区域发展本次赛事是河北举办的重点赛事之一,旨在以“海滨品牌赛事”为目标,将“铁人竞技曹妃甸,勇士追风揽月湾”与“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融合宣传,打造兼具社会与市场效益的精品赛事,成为唐山乃至河北“体育+”融合发展的标杆项目。
主办方坚持高规格组织、高标准筹办,通过举办高质量赛事,吸引更多游客来到河北领略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感受体育与文化、旅游碰撞出的独特魅力,共同构建体文旅体消费全新格局,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作为河北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揽月湾依托“滨海运动休闲岛”“城市规划展馆”等项目,通过承办全国电动冲浪板联赛、马拉松等赛事,已形成海上竞技、沙滩娱乐、极限运动等多元化消费场景,成为京津冀地区极具吸引力的微度假目的地。2024 年河北省青少年铁人三项锦标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在此举办时,曾带动景区消费增长200%,验证了“赛事引流、文旅留客”的成功模式。
创新机制,体文旅商贸深度融合
全国铁人三项冠军杯赛等标杆赛事成功举办,正是唐山赛事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2025年上半年,唐山市体育局积极贯彻落实省体育局赛事经济工作部署,出台《发展体育赛事经济工作要点》,建立“一赛一方案”融合机制,通过\"引赛、创赛、融赛\"三大路径,实现体育与文旅商贸深度融合。
首先,在赛事规模方面实现能级提升。上半年该市举办赛事730场,其中国家级赛事14场,吸引参赛观赛146.32万人次,省外人员占比11.13%,直接拉动消费46亿元。铁人三项赛、跆拳道世青联赛等国际性赛事形成“月月有大赛”的格局。
其次,特色IP赛事实现创新突破,激活全域消费场景。充分挖掘地理人文特色资源,依托燕山-渤海资源打造\"时尚户外·魅力凤城\"系列赛,开发山地、水域赛事50余场;路南区\"7.28纪念跑\"串联抗震遗址与南湖景区,实现体育与城市记忆融合。
另外,迁安“钢铁之城篮球联赛”选址商圈公园,观赛超2万人次;迁西半程马拉松邀请网红选手方博参与并夺冠,形成现象级传播;商圈体育节引入王者荣耀全国大赛、京津冀滑板赛等20项潮玩赛事,VR跆拳道对抗赛等科技元素吸引年轻群体深度参与。诸多“时尚”赛事的举办,让该市在县域经济联动,IP赛事培育“年轻化”等方面取得成效。
同时,唐山市体育局持续深化“体育+”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消费新生态。如2025中国击剑协会B级联赛结合唐山宴美食体验,拉动消费600万元,形成体育搭台,文化赋能的发展态势;全国青少年网球积分赛创新\"研学+观赛\"模式,2000名学生带动2500家长参加,形成\"小手拉大手\"的亲子联动效应;2025年跆拳道大满贯世青俱乐部联赛(唐山站)开发唐山特色文创产品,配套装备展销,形成商业转化的标准模版。
高规格赛事集聚、IP品牌创新、“体育+”融合释放消费新动能……一系列可复制的经验措施,让唐山赛事经济发展活力十足。下一步,唐山市将持续深化赛事经济“六大行动”,包括提升赛事品质、强化京津冀协作、培育本土IP等,力争全年举办国家级赛事超30场,打造全国知名的体育消费示范城市。 文/宋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