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畅谈:
深挖冰天雪地“冷资源” 促进冰雪消费“热发展”
文章字数:2,394
    在河北,各类冰雪赛事活动密集举办,激发冰雪消费活力。    网络图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30年,冰雪消费成为扩大内需重要增长点,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对发展冰雪经济作出部署。近日,一些业内专家围绕冰雪消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冰雪消费呈现新趋势
  目前,我国冰雪消费呈上升趋势,有哪些特点?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兆红认为,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冰雪消费市场日益活跃。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持续巩固和扩大,冰雪消费热度不断攀升。近年来,各地不断激发群众冰雪消费活力,冰雪消费呈现新趋势。一是消费群体年轻化。以冰雪旅游为例,《2024年中国冰雪旅游消费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冰雪季,年轻人群成为消费主力,35岁以下用户整体占比近八成,其中20岁以下用户占比接近3%,20岁至25岁用户占比22%。二是消费需求多样化。随着北京冬奥会红利持续释放,大众个性化、多元化的冰雪运动需求不断攀升,冰雪消费已不仅局限于滑雪、花样滑冰、雪地足球、冰球等运动项目,针对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健身、冰雪探险等“冰雪+”融合模式的消费需求持续上涨。多地推出的“滑雪+温泉”“滑雪+赏雪”等组合模式受到广大冰雪爱好者青睐。2024年11月以来,在线旅游平台全国冰雪相关景区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快速增长。三是消费方式智能化。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助推线上冰雪消费成为主流,当前通过线上方式购买冰雪装备、预订冰雪场所门票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滑雪服、滑雪镜、滑雪头盔等滑雪装备受到消费者关注。目前,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等冬奥场馆已实现赛后智慧化运营,依托智慧场馆系统与管理平台,借助增强现实、体感互动、人机交互等数字化技术,为冰雪消费者打造形式多样、新颖独特的沉浸式冰雪消费体验。四是消费产品本土化。东北三省作为传统冰雪旅游目的地,积极发展冰雪经济,通过开展冰雪旅游节、雾凇冰雪节、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等特色冰雪活动,吸引各地游客赏冰玩雪,国内冰雪旅游产品更加丰富。
  王兆红表示,不断增长的冰雪装备消费需求推动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各地加快布局建设冰雪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不过,虽然冰雪消费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冰雪消费潜力的进一步释放。接下来,还需要在进一步优化冰雪消费市场环境、规范相关行业标准等方面进行加强。
  发展冰雪运动激发市场潜力
  冰雪运动、冰雪赛事对冰雪消费的拉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各地有何实践探索?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白宇飞认为,后冬奥时期,随着冰雪运动、冰雪赛事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冰雪消费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如冰雪运动有益于培育多元消费场景、冰雪运动体验有利于提升长期消费黏性、冰雪运动能够惠及较长的消费链条等。他表示,北京冬奥会后国内冰雪消费市场已经历完整的冰雪季周期,各地通过冰雪运动、冰雪赛事拉动冰雪消费,涌现出许多创新做法与实践。立足比较优势培育壮大冰雪消费市场方面,新疆阿勒泰地区近年来不断完善雪场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改造提升20多条雪道,总滑行长度超60公里。2023—2024冰雪季,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累计接待滑雪人数约47万人。吉林北大湖滑雪度假区设施全面升级,雪道增至70多条,总床位数增至约9000张;深耕赛事经济激发冰雪消费动能方面,黑龙江以筹办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为契机,积极承接全国滑雪登山冠军赛、全国冰壶锦标赛、全国大众滑雪技术达标赛、大众速度滑冰公开赛等多项赛事。冰雪赛事的带动、政策的扶持以及积极的营销推广,推动黑龙江冰雪经济厚积薄发;科技赋能改善冰雪消费体验方面,河北崇礼以技术创新和科技赋能促进冰雪消费,当地滑雪场打造“5G+智慧雪场”,随行游客可在大厅内实时跟踪滑雪者位置,并通过全景VR平台观看滑雪直播,实现沉浸式体验。南方一些地区也借助新科技和新技术发展VR模拟滑雪等多种冰雪体验运动;在融合发展释放冰雪消费潜力方面,内蒙古举办常规滑雪竞技赛事和群众活动的同时,打造泛赛事活动,融入民族风情体验、冰雪民俗节庆等多种元素,让消费者有更加多元的体验,促进冰雪消费不断升温。
  创新升级冰雪装备供给
  我国冰雪装备器材发展情况怎样?如何更好满足冰雪消费需求?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体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冯珺表示,近年来,我国冰雪装备器材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冰雪装备器材相关企业数量从2015年约300家增长至2023年900家左右,销售收入从不足50亿元增长至约220亿元。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15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基本覆盖了从头到脚、从个人到场地、从竞技竞赛到大众运动全产业链的冰雪装备器材。从滑雪镜、滑雪服、滑雪鞋等大众运动装备,到雪车、雪蜡车、造雪机等竞技训练及维护保障装备,以及制冰机、大型压雪机等场地设施装备,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可有效满足市场需求。随着3D打印、5G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应用于冰雪装备器材研发和生产,科技赋能不断推动冰雪装备器材产业竞争力提升。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雪蜡车、造雪机等装备的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冰雪消费市场出现新的特征和趋势,一是冰雪装备器材与服务业的消费互补性更加显现,二是国产冰雪装备器材的新零售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三是新技术应用提升产品质效,四是“国潮”元素成为冰雪装备器材消费新亮点。不过,冯珺认为,目前我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研发和制造能力还无法做到与消费需求有效匹配,国际市场知名度也较低,需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接下来,国内企业应主动对接重大冰雪赛事需求,准确把握创新方向;充分了解消费需求,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充分重视上游产业链对冰雪装备器材的技术赋能;坚持“走出去”战略,汲取发展经验等,不断提升冰雪装备器材的市场竞争力。 (张月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