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观澜
擦亮“奥运冠军之城”金名片
文章字数:797
  □本报记者宋云杰

  随着2024保定马拉松的临近,越来越多的跑友齐聚马拉松赛道,一起科学训练,积极备战。据悉,将有2万名马拉松选手踏上这条全国首个环城水系马拉松赛道,激情开跑,挥洒热情,在“冠军之城”书写属于自己的荣誉。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马’,我相信在环城水系跑‘马’的经历会成为一段珍贵的记忆。”26岁的王巧娣是跑步爱好者,“保定的运动氛围好,这条赛道处处有公园,有绿树,有清水,跑起来很舒适。”
  保定向来有“体育之城,冠军摇篮”的美誉,先后培养输送了钱红、郭晶晶、庞伟、李冰洁等24名世界冠军、35名亚洲冠军、170名全国冠军。奥运精神已经融入保定的血脉,“奥运冠军之城”金名片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时刻感受到浓厚的运动氛围。近年来,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让硬件场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保定在筹建重大体育基础设施方面持续发力:城西,文体新城悄然崛起,西湖体育中心加快建设;涞水县,由职教中心改造的真冰滑冰馆建成投用;涞源县,全民健身中心两个县级中心场馆建设加速。其余在建的8个市、县中心场馆共完成投资12.4亿元。
  完善专业体育场馆的同时,保定大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惠民工程,建起体育公园,这是保定努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据统计,2022-2023年,保定市投入6139万元,专项用于全民健身场地器材设施建设。2023年,全市共更新健身设施1337处,新建(改建)体育主题公园26个,建设球类场地152片、健身步道29条。截至目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2.79平方米,全民健身可及性和便捷性大幅提升。
  据保定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周永桂介绍,2024年,围绕打造“人人可健身”的高品质运动空间,保定谋划建设体育公园示范工程30处、行政村(社区)场地设施提升工程70处、乡镇(街道)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80处。谋划体育公园、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全民健身中心、足球场地建设等重点项目15个,其它场地设施建设项目74个,打通社区健身、乡村健身“最后一公里”。